常有父母问:孩子专注力到底该如何培养。其实,在培养之前,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,在日常教育中,我们要如何不去破坏孩子的专注力。
玲玲妈是个非常用心的家长,在孩子成长过程中,她总保持着高度的紧张,认为,孩子的教育不能松懈,所以,她无时无刻不在“盯着”孩子。
比如,玲玲坐在游戏桌前玩水晶泥,这时,她就会忍不住问问孩子,你要不
要喝水?肚子饿不饿?你玩的是什么?
等玲玲上了小学,玲玲妈自然开启了陪学之路——每天晚上都会盯着玲玲写作业。每当玲玲写错字时,她总是第一时间指出来,看到她不会写的题目,也会在第一时间指导玲玲解决学习难题。玲玲妈觉得自己如此尽职尽责,这样的教育没有任何问题,因为孩子的成绩真的不错。就这样,玲玲到了小学四年级。
四年级的玲玲,不知道怎么了,完全无法自主学习,专注力尤其差,上课听课时经常走神;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学校,坐着不动成为了一大难题,保持10分钟的安静都是一件难事,导致成绩一落千丈!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让玲玲妈措手不及。
她想问,为什么会这样,我辛辛苦苦陪了她11年,进入小学后,我更是不敢有半点松懈,可最后为什么会这样?为什么?为什么?
来自灵魂深处三连问,折磨着玲玲妈的同时也拷问着同为家长的我们。其实,玲玲的问题早已存在,只是量变积累到了质变,行为问题才会骤然凸显。
那么,想要让孩子学习时保持专注,我们要做什么?
其实最好的方式是:什么都不要做!“袖手旁观”是最明智的做法。
父母过多地介入、占据了原本属于孩子的探索时间和发展空间,从根本上说,属于一种极大的越界和不信任。
那意思是说:孩子,你不行,你做不到,你根本管不好你自己的时间,搞不定你自己的事情。这让孩子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掌控感。
当我们无法控制一个东西时,我们会处于一个非常负面的情绪状态——无力、焦躁且充满怀疑。
而一个焦躁的孩子是不可能有专注力的,只有内心安宁的孩子,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里去,也只有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,面对学习上的难题时,才会勇往直前。
除了孩子从事自主活动的时候,父母要减少干扰以外,我们在跟孩子互动的过程中,也需要减少那些低质量的“虚假陪伴”,因为这种虚假陪伴同样可能损伤孩子的专注力。
比如,在陪孩子读书时,大人偶尔玩玩手机,看看微信,或者接个电话,这些小动作看起来只是父母暂停了自己陪伴的行为,但事实上它也同时中断了孩子的专注力过程,孩子的思维活动也一再被干扰,这样的陪伴,还不如不陪。
孩子的教育,正如滴水穿石,看似不经意的日常行为,却蕴含着强大的力量。
所以,在“培养专注力”之前,首先要学会保护它。
通常来说,专注力指的是能够专心而持续地进行某种活动,其本质是我们大脑的注意力系统。
而注意力系统从脑结构来说,是一个强大的神经回路,它把蓝斑(负责觉醒)、伏隔核(负责奖励)、杏仁核(负责情绪)、前额叶(负责记忆、判断、思考、操作等)、小脑(平衡协调、肌肉张力等)等各个功能区域连接在一起,并使这些区域处于警戒(活跃)状态。
简单来说,对孩子而言,这个能力的发展是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密切相关的。
换句话说,孩子的专注力出现了问题,也能从侧面说明大脑中相关的神经系统发育出现了迟缓。
身为家长,当孩子专注的进行一个认知活动时,请不要轻易打扰他。把「做什么」的选择权与主动权还给孩子!
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出现了专注力问题,千万不要不以为然、任由发展,这真的无异于“亲手毁掉”孩子的未来!来加入探索生涯儿童专注力训练吧,请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我们!